什麼是熵增原理?
首先,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熵增原理?
從一個平衡態到另一平衡態的過程中,其熵永不減少;若過程可逆,則熵不變;若不可逆,則熵增加。
如果沒有外界向這個系統輸入能量,對於一個孤立系統,熱量總是從高溫流向低溫,從有序走向無序,而且這一過程是不可逆的。
因為無序,造成不確定也就多了。就像123456,有順序時非常好記憶
但若無任何規則,就要費功夫了,時間成本也就增加
好比大腦,當事情堆積多了,就陷入混亂
熵(shang)就是形容一個系統中無效的能量
生命要以負熵為生?
了解完什麼是”熵”後,難道我們的生命要以負熵為生?
熵增原理提到,“必然性“和“不可逆性“
舉例(物理):水往低處流、人會變老、衣服會變舊
舉例(概念):自律比懶散痛苦、放棄比堅持輕鬆、做簡單的事比做難的事來的容易
對抗熵增=超越
以個人來說,熵增不可逆=人類不能長壽
所以人的一生都在對抗熵增
因為我們了解到,如果什麼都不做,明天只會越來越差
身體只會一天天老化,以前困惑的事,未來只會更加混亂
所有事情都在走向無序、混亂
要變的自律=有序,是非常痛苦的
於是我們運動,透過鍛練讓身體愈來愈有活力、愈來愈健康、讓疾病遠離我們
不斷學習、豐富思維,打破認知邊界,不讓自己成無知的人
再進一步討論,要如何做到熵減呢??
1.外力:
如果你想變的更好,就要認知到不能任由自己隨心所欲的放縱和發展=無序。
要做到需要外力做功,比如吃,有序的吃;玩,有序的玩,控制自己的一切生活、意識,讓所有事件都從無序導正到有序。
要知道,當熵值越來越大,喪失了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
一輩子就渾渾噩噩的過了,那也不值得
所以我們要把生活從無序走向有序,不要妥協!
2.開放性:
“熵增定律”的定義中都告訴我們了,如果『孤立』的系統中,熵永不減小,過程不可逆
那我們就“開放系統”,
保持開放性=
掩埋過去的熵,擁抱新的明天
曾經的失敗、愚笨的自己,都是回不去的人事物
過去的昨天無論成就如何,有多少榮耀,終將不再返回,
垃圾就別浪費空間記憶了,及時的清理,才能“裝進去”新認知。
擁抱新的明天,認識新朋友、接受新知、學習新的技能
保持與外界物質,能量,資源的交換,才不會把路走死
拒絕平衡態=脫離舒適圈
以上都做到了,還會有平衡態的問題
舉例.
熟悉了新工作新技能,維持了一陣子,就會變得容易=舒適圈
假如發現自己的生活一成不變、喜歡給自己妥協
總覺得還好就可以,那你就是陷入平衡態了
美國人noeltichy提出的舒適區法則中,最里面是舒適區,中間是學習區,
在舒適區就是一種“平衡的狀態”,因為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使所有事物都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結果。
你要走出去,從舒適區走到學習區甚至于“恐懼區”。
你要不斷的超越自己,比昨天的目標更高,才會有新的“成果”出現
所以當你認知到自己處於舒適區時,就要注入新的外力讓自己離開舒適區
就算會犯錯,你會從錯誤中學到東西,你就會進步
注入新的外力=超越
超越=非線性
超越=非線性?
那當你以上都有持續做到了
恭喜你一直處於熵減的狀態
非線性=複利
怎麼說呢??
比如堅持健身,堅持閱讀,堅持寫作,堅持學習
開始的時候,會非常的漫長的平坦期,看似沒有改變
但,每天一點一滴的超越自己,哪怕只有0.1%也好(只跟自己比較)
有人說都有做到但生活還是一樣難過,薪水也沒漲多少
請不要喪氣,請持續熵減,堅持住。量變=質變
繼續堅持就會有爆發性的一天到來
熵增、熵減
熵增、熵減都是中性的詞彙
人生不會一直在熵減,也不會一直熵增,沒有熟強熟弱
而是
中間要休息一下=熵增
休息玩了再超越=熵減
人生就是熵增、減的過程
1998年亞馬遜股東信里面,貝佐斯說到:“我們要反抗熵增”,(WE WANT TO FIGHTENTROPY)
管理學大師彼得·德魯克也說過:“管理就是要做一件事情,就是如何對抗熵增“。
我們一直在強調自律,可是卻只有極少人做到。
了解完”熵增”後,認知到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嗎?
歡迎跟我們分享、交流